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中枢神经损伤后偏瘫恢复的6个阶段:从迟缓期到独立运动的康复过程

    康复对偏瘫患者来说是一段漫长且繁杂的旅程,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动作特征和训练技巧。对这些知识的掌握,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。

    联合反应阶段特点

    康复的第二阶段是联合反应期。这时,患者的肢体开始显现出活动迹象。无论是健侧肢体进行抗阻训练,还是偶尔的咳嗽或打哈欠,都可能导致患侧肌肉不自觉地收缩。据研究,大约有70%的患者在这个阶段会经历这种联合反应。在这个阶段,肌力开始逐渐恢复,肌肉开始轻微活动,但同时也可能出现痉挛。

    联合反应期训练方法

    联合反应阶段,我们可从激发联合反应开始训练。例如,通过给健侧肢体施加阻力,来促使患侧肢体关节进行弯曲或伸展。若对患者的健侧上肢伸展动作施加阻力,患侧上肢也有可能随之伸展。这种做法有助于提升患侧的肌肉力量,为康复过程奠定基础。

    分离运动和共同运动区别_康复中的共同运动和分离运动_分离运动

    共同运动初期表现

    在共同运动的早期阶段(即第三阶段),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有所提升,然而,他们仍无法独立控制某一特定肌肉。这一时期,患者的肌肉痉挛程度达到顶点。多数患者会在此期间感到肢体变得僵硬,活动范围受到限制。据研究显示,大约有80%的患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肌张力显著增强的情况。

    第三阶段训练注意事项

    在第三阶段,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。如果发现肌肉紧张度上升,训练时应减少进行强烈的抗阻练习。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分离动作,比如把手背到身后,同时进行肩胛骨上提和手的上下活动,这样有助于患者逐步从联合反应转变为分离动作。

    分离运动期特征

    分离运动_康复中的共同运动和分离运动_分离运动和共同运动区别

    患者经历共同运动期后,便进入分离运动期,也就是第五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患者的肢体肌肉能够独立活动,能够完成单个关节的动作。患者能够更加自主地操控自己的肢体来完成特定动作,这标志着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。

    第五阶段训练方案

    在这个训练阶段,我们先展示健侧的动作,随后患者再进行模仿。患者需要多做单关节的活动,以此来加强肌肉的控制力。比如,可以进行手指的单独运动练习,比如拇指沿着其他四指的指尖滑动,或者进行对指练习,这样可以提高手指的精细操作能力。

    卧位训练要点

    进行卧位锻炼时,需运用腰部的紧张性反射。若患者采取患侧卧姿,需依据其肌肉紧张度来决定是否实施。而在仰卧姿势下,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力量较强。如果患者已有痉挛症状,应缩短其仰卧时间,防止痉挛加剧。

    平衡反应诱发

    治疗师指导患者坐下,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从各个方向轻轻推动患者,使其静态平衡被打破。患者需重新调整身体重心以保持平衡,这一过程可以激发其平衡反应,增强平衡技巧,从而在日常活动中降低跌倒的可能性。

    头颈运动训练

    分离运动和共同运动区别_康复中的共同运动和分离运动_分离运动

    治疗师将一只手置于患者患侧肩膀,另一只手放在患侧耳后,引导患者头部向肩膀方向用力,同时给予一定的阻力。当阻力达到一定强度,患者会自然地耸肩,这对增强头颈部肌肉的力量大有裨益。

    伸肘与外展训练

    治疗师在患者健侧肢体进行伸展或外展时施加阻力,利用联合反应促使患侧肢体同步运动。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患者上肢的肌肉力量,并优化其运动能力。

    同侧屈曲反射现象

    同侧屈曲反射是肢体一侧特有的反应,当对上肢的近端肌肉进行刺激,无论是屈曲还是伸展,同侧下肢也会出现相应的屈曲或伸展动作。这种现象是偏瘫患者在运动上的一种特殊反应。

    紧张性腰反射表现

    患者采取侧卧姿势时,上肢的屈肌更为活跃,而下肢的伸肌则更为突出。通过这一生理反应,在康复训练中,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,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肌肉运动能力的恢复。

    您觉得哪一种康复疗法对半身不遂患者帮助更大?欢迎发表意见,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yysjy.com/html/tiyuwenda/9919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